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2025年6月至8月期间,来自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制造与维修学院的两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别以“畲韵传承,乡兴启航”和“泾县宣纸技艺传承与创新”为主题,深入福建宁德与安徽泾县,开展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实践之旅。


“畲韵传承,乡兴启航”团队走进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重点走访了半月里村、崇儒村等畲族传统村落。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文化体验、校园授课与文创产品制作等多种形式,团队深入调研了畲族文化的传承现状。从传统服饰、特色饮食到独特婚俗,同学们切身感受到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民族智慧。在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交流中,他们获取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了解到畲族文化在村落发展中的变迁与挑战,也体会到传承人坚守的不易以及他们对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振兴的殷切期望。
与此同时,另一支实践团队奔赴安徽泾县,围绕“泾县宣纸技艺传承与创新”展开调研。在青檀掩映、山泉淙淙的纸乡,同学们以“之行-传统文化”为研究脉络,探寻“纸寿千年”背后的科技、生态与人文智慧。他们发现,宣纸制作中讲究的“分毫不差”,与飞机维修所要求的“毫米精度”不谋而合,二者皆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场现代民航技术与千年造纸工艺的对话,使同学们深刻体悟到传统手工艺所承载的“慢工出细活”的坚守与智慧。
在实践成果方面,畲族文化团队通过调研,明确了文化传承中的认知缺口与行动方向,决心以青春之力推动畲族文化融入乡村振兴进程。宣纸团队则初步形成了1篇文献综述和2篇田野调查报告,并计划通过校园宣讲与新媒体传播,搭建一条宣纸的“文化航线”,让传统工艺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两场实践,一个初心:用青年的视角探寻文化根脉,以创新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无论是畲族文化的多彩“韵”律,还是宣纸技艺的匠心传承,同学们都在触摸传统中汲取力量,在融合创新中践行使命。他们相信,文化的生命力源于一代代人的接续与变通,而新时代的青年,必将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