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维修学院党总支于2025年3月25日在浦东校区北2107教室开展业余党校第十七期党课基础班第二讲,今日的党课主题是“从党的奋斗中汲取力量”,由民航维修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刘思琪老师主讲,全体学生聆听党课。
课程伊始,刘思琪老师详细阐述了“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强调“四史”虽各有侧重,但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始终。从时间维度看,“四史”涵盖不同时期,相互交叉;内容上,彼此关联,社会主义发展史更是源头,其他三史为其不同阶段的展开。

随后,刘老师为同学们按十个时期梳理新中国发展脉络。新中国成立时期,详细讲述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到开国大典的历程,包括选址天安门的考量、庆典时间的确定、礼炮及飞机数量背后的故事。巩固政权时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西藏解放等举措巩固了新生政权,土地改革还特别对比了土地革命与土地改革的差异。过渡时期,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同时介绍了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的演变。
同时刘老师还讲解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在工业、农业、教育、科技等领域取得诸多成就,却也历经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反右倾斗争等挫折,好在国民经济最终得到恢复发展;到了文革时期,中国虽遭受严重挫折,但仍取得一些进展;真理大讨论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变,开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和城市改革、经济特区创建等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顺利完成领导集体交接,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国际条件;第四代领导集体时期,中国成功应对非典等挑战;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打赢脱贫攻坚战。

课程最后,刘思琪老师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鼓励大家站在政治和历史高度,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学习方法上,倡导看原著、讲历史、多途径学习,并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此次党课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奋斗历程,激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